安庆石化炼油一部建立全员质量管理体系,上下树立质量意识,积极响应“质量永远领先一步”的质量方针,通过“ 指标下调、精细操作、超前干预”等质量精细管理措施,质量管理责任交叉、全程跟踪层层把关,不让一滴不合格汽油流出装置、流向市场。“让每滴油都焕发光 彩”是该部一贯履行的社会责任。
目前,该部汽油、柴油、液化气、丙烯等各产品馏出口合格率达到98.5%以上,为公司出厂成品油合格率达到100%创造有利条件。
指标下调,产量为质量让步
“因安庆石化罐区汽油干点偏高,调和出厂困难,将裂解装置汽油干点指标下调2摄氏度,更改为191摄氏度到201摄氏度之间。”9月12日,公司新的汽油质量控制指标下达后,技术人员周巍巍按照要求,带领装置岗位职工精心调整。
装置生产的汽油净化脱硫、脱硫醇后,公司还要经过调和才能出厂。该部根据公司产品调和出厂质量需要,及时下调汽油干点等内控质量指标,并督促新质量指标在生产中落实,产量为质量让步,全力为市场保供优质油。
汽油属于高附加值产品,市场效益好,职工们通过提高原料油反应深度、提高汽油分离效果、汽油干点靠上限控制等优化措施,想尽办法增产汽油提高装置加工效益。该部日产汽油近2500吨,其中两套催化装置汽油收率分别达到近49%、37%。
汽油干点下调,意味着汽油产量会下降。在产量和质量面前,岗位职工二话不说,拿起鼠标就调整分馏操作:提高分馏塔顶回流量,降低汽油馏出口温 度,将汽油中的重组分压下来。几个小时后,汽油干点质量达到新指标,确保了公司汽油出厂质量。大家看着有点下滑的汽油产量,一点也不后悔。职工们认为,质 量始终是产量的前提,不合格产品,再多产都白搭。
在公司、作业部、装置三级质量管理制度下,在汽油蒸汽压、柴油密度等内控质量指标更改下调时,责任到人、任务落实、跟踪调整,做到产量为质量让步,满足公司产品调和出厂质量。
精细操作,上游为下游把关
“一套气分丙烷塔底碳四组份总硫含量偏高,上游催化装置精制系统提高液化气脱硫脱硫醇效果。”一套气分加工催化装置精制液化气,该部工艺组组长程周全发现质量异常后,组织职工精细调整精制系统胺液碱液循环量,成功将丙烷塔底碳四组份总硫含量控制在指标范围内。
该部蜡油加氢热蜡送到两套催化装置炼化反应后,汽油和液化气初步分馏、脱硫净化,液化气精馏出丙烯,质量控制环环紧密衔接,上游各馏出口产品质量控制的优劣,对下游产品质量起着关键作用。
该部质量管理以上游为下游把关为原则,加强过程过程,各装置结合实际生产特点,纷纷推出岗位精细操作法。职工们首先根据工艺操作和质量控制指标,依照岗位操作规程,严格控制系统温度、压力等工艺操作参数在指标范围内,确保合格产品流向下游。
同时,职工们在调节关键阀门阀位、关键流量时,采取微调细调措施,防止大幅度调节影响到产品质量。该部还规定在工艺操作参数大幅度调整、质量控制指标更改时,班组之间做好交接班记录、生产指令阅签制度,避免职工不明情况,盲目操作、误操作,影响下游产品质量控制。
该部为加大精细操作法执行力,通过质量监督考核、班组产品质量小指标竞赛等长效机制,以提高职工参与质量管理积极性和责任心。
超前干预,及时为质量除患
9月13日,裂解装置工艺技术人员胡兴无发现汽油总硫含量偏高,他结合化验分析数据,和岗位人员一起把脉工艺操作参数历史曲线,得出汽油脱硫醇系统循环碱液浓度下降,碱液脱硫反应不佳原因。当天,他们给系统换上脱硫效果好的新鲜碱液后,排除了汽油总硫含量超标隐患。
该部执行三级质量管理长效机制,在汽油等产品质量出现异常时,他们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力量,带动、发动职工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,联合为产品质量把脉问诊,超前干预,优化调整,提前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职工们每天做好工艺操作参数记录,班组长也跟踪记录产品质量化验分析数据,为产品质量建立操作和数据档案,确保质量隐患诊断有据可依、有数可查。
同时,该部不定期加强工艺操作纪律检查,对照历史操作曲线检查抄写的工艺参数,杜绝虚假记录,并不定期抽查职工对产品质量控制指标、工艺操作控制指标的掌握情况,强化职工规范操作意识和技能,提前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隐患。
他们还在每个工作日,坚持召开“七位一体”生产协调会,作业部、化验室、检修保运等单位共同把脉,及时、高效、准确排除产品质量隐患。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、班组人员也加强经验交流,技术攻关,进一步提高团队排查质量隐患水平。